监督索引号53082800720300000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第二部分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基本支出预算表(人员类、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
八、项目支出预算表(其他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
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本级下达)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三、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四、省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五、省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六、新增资产配置表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
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一是研究和指导全县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研究规划全县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制定发展党员的计划和措施,组织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研究;负责管理中央、省、市属驻澜单位党的建设工作;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二是研究提出各乡(镇)、县级各部委办局、县级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列入县委管理的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县管干部的考察和考核、工资、待遇、退(离)休审批手续的办理;承办干部调配、交流及安置事宜;协助管理中央、省、市驻澜单位党政领导班子配备工作。三是研究制定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落实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后备干部工作。四是宏观指导全县党的组织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指导全县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制定或参与制定全县组织、干部、人事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制度。五是负责全县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调查研究、检查督促,及时向县委反映重要情况,提出建议。六是研究和指导全县干部教育工作,拟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县管干部和有关党政干部进行培训;协助各级各部门搞好干部培训基地、县委党校及其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七是负责全县人才工作的指导、检查、综合、协调;代县委管理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并组织开展有关活动。八是指导全县退(离)休干部工作,管理县委老干部局。九是研究指导全县干部和选拔任用干部的监督工作,干部审查、历史遗留问题的审理工作,管理党员、县管干部的申诉和来信来访工作。十是完成县委和市委组织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机构设置情况
县委组织部内设科室为办公室、干部科、组织科、干部监督科、党员教育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办公室)、人才科、干部教育科、党代表联络办公室等8个科室。
(三)重点工作概述
1.坚持把干部工作融入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一是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化能力不断提高。依托县委党校,举办各类培训班9期1398人。拍摄的李娜倮好故事入选第二届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故事,被编入教材供全省组织人事系统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工作使用。二是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始终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不让老实人吃亏、在基层一线考察培养使用干部的三个鲜明导向。提拔使用干部,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将政治素质考察寓于日常了解班子、识别干部全过程,推动党委(党组)就考察对象政治表现作出结论性意见,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测评。完成县委委员递补工作,完成县纪委县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公安、教育、卫生大轮岗工作以及乡(镇)党委政法委书记配备工作。协助县人大完成县法、检两长选举工作,指导县法学会、县计生协会完成选举工作。完成综合类公务员二次职级晋升及公检法公务员职级晋升工作。三是着力构建干部监督联席管理及实绩管理体系。严把动议、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和干部任职等关口,审核干部档案238人次,严格执行干部任前公示、任前谈话等制度。坚持“凡提四必”,严格落实全程纪实制度,进一步强化与纪检监察、审计、检察、县扫黑办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完成县管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积极与纪检监察、发改、扶贫、财政等部门对接,综合运用好基层党建、党风廉政、意识形态、扶贫开发工作、综治维稳、生态环境等各领域成效考核结果。四是注重在脱贫攻坚及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使用干部20名,进一步使用1名,职级晋升73名;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提拔干部12名,职级晋升18名。着眼2021年县乡党组织换届,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对推进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稳定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抽调40名精干人员组成10个调研考察工作组,对全县20个乡(镇)和70个县级机关单位部门进行了为期20天的深入调研和全面考察,组织召开分析研判会议10次,修改完善《澜沧县科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提出科级领导干部调储备优秀科级后备干部705名。
2.坚持把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提升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有力抓手一以贯之抓紧抓实。一是坚持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党内政治生活不断严肃。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深入开展党员政治生日、党费日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接受政治体检,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积极宣扬朱有勇、张桂梅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建设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在党内形成正气充盈的政治文化。实施机关楼栋党建创建提升行动,一栋一栋抓、一片一片推,抓“楼栋”强“机关”效果初显。二是坚持组织路线服从服务政治路线,政治担当精神不断强化。全力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持续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三个组织化”,助力产业发展、贫困劳动力转移、易地扶贫搬迁;娜登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主要做法得到上级认可,社区居民委员会荣获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省五一劳动奖”。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及时印发、转发通知和责任清单,引导激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疫情大考中担当作为;在疫情防控一线设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 设立临时党组织3个,深化“国门党建”“军警地共建”等措施,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全县1.8万余名党员自愿捐款累计136.6万余元, 35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下沉企业帮助开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一线接收预备党员2人,2名优秀共产党员、1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省委表彰。社区网格“多网合一”、小区党组织建设,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工作不断提质增效。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为抓手,梳理形成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项目清单,分类制定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精准整顿54个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开展村组活动场所星级评定和“红黄牌”管理机制,督促指导6家国有企业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把扫黑除恶、党员信教专项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农村优秀人才回引等与村(社区) “两委”换届工作统筹起来,为村“两委”换届奠定了干部人才支撑。四是坚持钉钉子精神,确保组织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坚持实践实干实效,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抓基层打基础,在农村持续推进“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在城市深入开展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在机关事业单位持续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两张皮”问题整治,在国有企业推进党建工作37项重点任务落实,在中小学校推动抓党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在公立医院开展抓实基层党建促医疗服务水平提质创优行动,在“两新”组织全面开展摸底排查,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五是坚持“一盘棋”理念,切实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和“智慧党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走深走实。按照《澜沧县2019—2023年全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举办2期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能力素质提升示范培训班,完成全县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全覆盖轮训。完成2020年度“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党员不低于总数的30%的目标,培训党员8143人次;举办澜沧县新任村(社区)干部和新选派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培训班培训党员249名。组织党员参加上级调训8期27人,分别到广东、贵州、四川、玉溪等地学习实用技术。协调划拨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及乡(镇)党校工作经费84.6万元。坚持以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发展为目的,以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提供便民服务为重点,以强化基层党建、突出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目标,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按照党政融合服务一体化,群众服务“一网通办”的部署,结合实际打造出11个具有澜沧特色的“智慧党建”党群服务中心。
3.坚持把公务员管理工作嵌入到大干部格局中稳扎稳打推进。一是管理基础逐步夯实。全力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完成档案扫描1600卷,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得以提升;以开展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及时更新维护“云南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和“云南省处级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夯实公务员管理“线上”业务办理基础。二是日常管理井然有序。严格执行《普洱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办法(试行)》,坚持从严控制、流向合理的原则,在编制和职数限额内进行调配,严把人员“进出”关口,确保干部队伍相对稳定,严把选人用人“第一道关”,招录公务员52名。 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稳妥推进。制定《澜沧县公务员职级晋升方案》《澜沧县2020年公务员职级晋升方案》《澜沧县公安局2020年职级晋升方案》《澜沧县人民法院 澜沧县人民检察院职级晋升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文件,为职级晋升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坚持把人才工作拔高到“第一资源”的重要战略意义谋好篇布好局。招引536人到事业单位工作,争取到人社部服务团深入澜沧县医疗、农业、林业等3个行业9个项目实地把脉会诊、开具良方,助力澜沧脱贫攻坚;争取到省二院专家服务团对县第一人民医院、省基层人才对口培养安宁中学示范点对县民族中学的定点帮扶,开办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12个班培训720人,以上海市对口帮扶、重大重要项目工程开展为契机,柔性引进各类人才26名。
5.坚持把机构编制工作升格到“统进统出”的红线底线控稳控好。持续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重大要求和省委、市委、县委要求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指导实践。科学统筹,贯彻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加强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严格控制,坚守好政策底线、编制红线,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
6.坚持把老干部工作引入到“老有所为”的合力攻坚潮流中贡献力量服务发展。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坚持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集中学习、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参观考察等。积极搭建平台,充分调动离退休干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献智出力,助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1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0个。截止2020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23人,其中:行政编制23人,事业编制0人。在职实有17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17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4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4人。
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1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务总收入489.8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489.83万元,政府性基金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与上年对比减少956.82万元,主要原因分析预算项目减少。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1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489.83万元,其中:本年收入489.8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489.83万元(本级财力489.83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万元。
与上年对比减少956.82万元,主要原因分析是预算项目减少。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1年部门预算总支出489.83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489.8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10.38万元,与上年对比与上年对比减少10.26万元,主要原因是组织部人员减少;项目支出179.45万元,与上年对比减少946.56万元,主要原因分析2021年预算项目减少。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主要用于: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组织事务(款)行政运行(项)232.48万元,比2020年减少19.09万元,下降7.59%。主要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工资福利支出、办公经费、印刷费、水电费、汽燃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组织事务(款)其他组织事务支出(项)179.45万元,比2020年减少946.56万元,下降84.06%。主要用于:2021年项目的支出。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行政单位离退休(项)15.96万元,与2020年预算数一致。主要用于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35.19万元,比2020年增加11.32万元,增长47.41%。主要用于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5.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14.96万元,比2020年减少1.45万元,下降8.84%。主要用于单位职工医疗补助经费。
6.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10.52万元,比2020年增加3.90万元,增长59.01%。主要用于单位职工医疗补助经费。
7.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项)1.26万元,比2020年减少4.95万元,下降79.71%。主要用于单位职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大病保险支出。
五、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与中央配套事项
无。
(二)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无。
(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事项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0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35万元,较上年减少9.7万元,下降21.70%,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万元,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二)公务接待费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15万元,较上年减少9.5万元,下降38.78%,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280次,共计接待3000人次。减少的原因是严格按照公务接待相关要求进行接待。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20万元,较上年减少0.2万元,下降1%。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万元,较上年减少0.2万元,下降1%。减少的原因是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减少维护费和燃油费。共计购置公务用车1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无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财政当年拨付的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指财政当年拨付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
3、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 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主要是按规定动用的售房收入、存款利息收入等。
5、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6、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7、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8、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指行政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资金和其他资金等安排的住房改革支出。
9、结转下年:指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10、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曰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11、经济科目:指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具体设类、款两级。
12、功能科目:指政府支出按其主要职能活动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具体设类、款、项三级。
13、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第一百零六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
14、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县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5、“三公”经费预算数:指县级各部门(含下属单位)从年初预算批复中安排用于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预算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中国共产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部2021年机关运行经费安排54.15万元,与上年对比54.15万元增加0万元,增长0%,主要原因分析是工作经费预算变动。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鉴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20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20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
监督索引号530828007203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