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探索转移就业新模式促进群众增收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通过探索建立“人社部门+劳务经纪人+金融机构+村级劳务合作社+人力资源机构+企业”合作模式,以政府搭桥做好政策引导服务落实,引领多方实现农村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待得下,寄得回,能致富”的目标。
在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县人社部门正在为即将赴省外转移就业人员举行欢送仪式,他们将到2800多公里以外的上海市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在那里就业上岗,来自东河乡拉巴村的王秀珍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她也曾到过上海圆通务工。
劳务经纪人黄上真告诉记者,输出之前,这些务工人员都不同程度的接受了转移就业培训,为配合好人社部门做好输出前各项准备工作,他们会提前搜集好所负责村组的劳动力信息资料。组织介绍动员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并推荐相关就业岗位,提前对他们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就业政策宣传,做好外出务工的前期工作。
随着大巴车的驶出,这些转移就业人员们踏上了外出就业的征程,承接劳务输出的人力资源公司也组织人员配合人社部门一路陪同护送至目的地,协助人社部门做好转移就业人员的稳岗工作,确保转移就业人员稳定离乡情绪,尽快适应工作生活环境和解决在工作生活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好转移就业独胆后期工作。
同时,人社部门、劳务机构、劳务经纪人三方也建立了工作交流群,全程及时交流务工人员在务工地的稳岗情况,以便做好政策落实和跟踪帮扶服务
解决好稳岗问题,还要让劳务人员的钱能赚得到、寄得回,县人社局还与金融部门合作,开发理财储蓄产品,开通“生活保障卡”和“劳务工资储蓄卡”,保障务工人员合理使用工资,有计划理财。截止目前,我县有农村劳动力26.32万人,2020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3万人,2021年1—3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63万人。(赵蕨亨)